新闻资讯

中英联技术

针对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有效的肺廓清方案

※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园地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如何吸痰

发布时间:2023-04-07      点击次数:9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阈值的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状态,可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其病因很多,大多由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肺动脉痉挛和结构改变导致。‍

 如果肺动脉高压治疗失败,出现了恶化则发展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后者可以造成患者的心排血量减少,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而导致患者死亡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如果药物治疗不佳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就是呼吸困难和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同时伴有因炎症产生的大量气道分泌物。因此,对于术后进行着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安全的气道廓清管理是控制感染、改善氧合、降低术后风险及尽快脱机的必要条件。 

但是,对于此类患者的气道(吸痰)管理,不得不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受到诸多限制因素的人工导管吸痰


这样的吸痰方式,即人工导管吸痰,无论是从操作的难度、患者的耐受度、安全性以及吸痰的效果上来看都是非常不尽人意的。因此从客观上讲,也是不适合存在着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使用。 

打破人工手动吸痰的局限主要在于在吸痰过程中需要保持呼吸的稳定,也就是不能随意中断机械通气,客观上只要实现了这一点(保持机械通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突破,那么吸痰前后的给氧、吸痰操作时间的限制、吸痰时所造成的严重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因此被迫中断吸痰等等的局限也都可被打破。  

与患者呼吸始终保持同步状态的同步咳痰机可在不中断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安全的吸痰,即每次吸痰都是在有创呼吸机完成了对患者供气后再进行的,且通过自带的一次性吸痰管路将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端)与气管插管(患者端)并联在了一起,这样就从以前的呼吸机-患者的给气(正压供气)导管-患者的吸痰(负压抽吸)状态转变成了呼吸机(正压给气)-患者-同步咳痰机(负压抽气吸痰)的一体化的吸痰模式,这一重大改变实现了机械通气与气道廓清技术的无缝连接,杜绝了传统上气道廓清技术(主要是人工导管吸痰)与机械通气的分离(反复中断机械通气)所带来的氧合下降、血流动力学波动及VAP增加的风险,让更多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法使用导管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气道分泌物的清除以实现尽早脱机的目标,同时也更新了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局限的固态的气道廓清思维模式。

 


上一条:【科普】痰液如何形成的?
下一条:胸部物理治疗—辅助咳痰技术的应用与升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