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新coughsync 100
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排痰护理对策
吸入性损伤是由热力、化学或这两种损伤同时存在而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伤。其呼吸道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气道黏膜水肿、充血及出血,临床上患者往往气道内滞留大量的水肿液、炎性渗出液和坏死黏膜组织,从而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梗阻,严重者可造成肺不张或窒息。
因此,做好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
ICU的护理措施:
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直径应小于内套管直径的一半,以免吸痰时阻塞患者气道造成缺氧。
2、吸痰时要密切关注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测的数值。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对已经受损的气道黏膜造成二次损伤。
4、控制吸痰时间,通常15-20秒,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烦躁不安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吸痰并拔出吸痰管,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
5、呼吸道灌洗:伤后48小时呼吸道通常会有大量血性液体渗出,伤后72小时支气管和气管坏死内膜开始脱落。要注意的是(1)无咳嗽反应的患者不能用气管内灌洗的方法,因患者无咳嗽反射,进入的液体无法排出,反而加重肺部损伤。(2)严重呼吸道烧伤或痰液粘稠患者呼吸道灌洗时,为防止患者缺氧,灌洗前需将氧流量调至3-6L/min,让患者深吸气数次,呼吸机吸入氧浓度调至100%,当血氧饱和度为100%时再将吸痰管插入到气管内进行吸痰。将痰液和坏死的呼吸道组织吸出。并且在灌洗时备好氧气,做好抢救预防工作。
不难看出,对于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吸痰护理工作无疑是非常繁琐的,工作量大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小的操作难度,归纳上述的众多要求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吸痰期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即不能出现氧合下降和气道黏膜的再次损伤,否则得就终止吸痰,造成气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加重窒息死亡的风险。
ICU气道廓清设备里的同步咳痰机可以在保证氧合持续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排痰,再与呼吸机并联后,和人工导管吸痰相比无需再断开呼吸机的连接,吸气相不干扰呼吸机,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无需过多关注氧合波动、心电指标改变及不断进行氧流量调节的操作,而且避免了固态导管的介入,保护了气道黏膜的健康,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设备每次咳痰的执行就是在模拟着人体生理性的咳嗽反射,配合咳振(模拟小咳嗽的功能)不断将小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后逐步的上移到大气道直至排出到气管插管外侧,最终引流到咳痰管路的集痰杯里,从而完成气道廓清的全过程。
小气道内分泌物 ➡ 大气道 ➡ 气管插管外 ➡ 引流至集痰杯 ➡ 倒掉清理
上一条:胸部物理治疗—辅助咳痰技术的应用与升级
下一条:膨肺吸痰在ICU气道廓清中的利弊分析 |
返回列表 |